土壤重金属检测仪设计紧凑、体积小、重量轻,便于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。特别是手持式检测仪,可以轻松地在田间、野外等不同环境中使用,无需将样品带回实验室,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,并且能够实时获取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信息,为现场决策提供依据;可以一次性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元素,如铅、镉、汞、砷、铬、铜、锌等。这对于了解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非常有帮助,能够避免因单独检测某种元素而忽视其他潜在污染元素的情况,提高了检测效率。
土壤重金属检测仪的测定步骤:
1.样品采集:
-选择采样点:根据检测目的和区域特点,按照科学的采样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。例如,在农田中可采用对角线采样法、棋盘式采样法等;在污染场地,应在不同污染程度区域分别采样。
-采集样品:使用干净的采样工具,如不锈钢铲、竹制铲等,采集表层土壤(一般0 -20cm)或特定深度的土壤样品。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应足够,通常不少于1kg,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。将采集的样品装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中,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容器。
2.样品预处理:
-风干: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平铺在干净的纸上,放在通风良好、无阳光直射的地方自然风干,避免暴晒,以免影响土壤性质。也可使用鼓风干燥箱在低温下(一般不超过40℃)干燥,但要注意防止样品受到污染。
-研磨与过筛:风干后的土壤样品用研钵或研磨机研磨,使其全部通过尼龙筛(一般为100目),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细度,有利于后续检测。研磨过程中要防止样品交叉污染,可使用专用的研磨器具或每次研磨后清洁。
3.仪器准备:
-开机预热: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,开启土壤重金属检测仪,预热仪器至规定的时间,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。不同类型的仪器预热时间和要求可能不同,一般在15 -30分钟左右。
-校准仪器:使用标准溶液或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,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校准过程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,包括零点校准、满量程校准、多点校准等。
4.样品检测:
-称样: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预处理后的土壤样品,放入仪器特定的样品杯或测试槽中。称样量应根据仪器的要求和检测方法确定,一般准确到0.0001g。
-设置参数:根据检测需求,在仪器操作界面上设置相应的检测参数,如检测元素、检测时间、检测模式等。
-开始检测:启动仪器进行检测,仪器会自动对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和分析,并显示或记录检测结果。在检测过程中,要确保仪器周围环境稳定,避免干扰因素。
5.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:
-数据记录:将仪器检测得到的数据及时记录在表格中,包括样品编号、检测日期、检测时间、检测结果等信息。
-结果分析:根据检测结果,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,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。判断土壤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和类型,为后续的环境管理和治理提供依据。